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校园资讯·正文

我和我的思政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
时间:2024-03-22     资料来源: 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之际,我校师生再次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从不同角度谈了感想和体会。

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红安:共同建设“大思政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一是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其中要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路线图时间表,开展好思政工作。二是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家一起努力,在各个岗位上融入思政元素,发挥育人功能,全体师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讲好、学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三是要自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学生树牢理想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

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王振宇:奋楫争先立潮头,乘势扬帆开新局。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五年来,安阳工学院学生工作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改革创新,持续打造学生思政工作品牌,努力为广大学生点亮信仰之光。新征程上,学生工作部将继续弘扬优良传统,适应时代需求,建强配优辅导员队伍,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开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新局面。

校团委书记尹艺蓓:五年来,我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注重加强全校共青团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带领全体共青团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团员、青年思政类主题教育,引导团员和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注重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培训,将青马宣讲和团员、青年喜闻见乐的故事结合起来,讲好我们身边的故事。三是注重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让团员、青年在“社会大思政课堂”中长见识、增才干,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利英:培根铸魂守初心,立德树人育新人!五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根本任务,全体思政课教师强基固本、提质赋能,深化思政课改革,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阵地建设、丰富教学资源、建强师资队伍,着力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昂扬的实干精神、“时不我待”的冲锋姿态,明确目标,勇敢担当,为河南省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献力量、共出彩、创辉煌!

杨俊英教授:做好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做好以下三点:1.有强烈的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这无疑使我更加明晰了所肩负的责任使命,更加坚定了上好思政课的决心信心。2.有深深的自豪感。五年来,我深切地感受到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思政课越来越重视。3.有小小的成就感。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的要求,对上好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我感觉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落实,五年来,我们不但请进来,还真正的走出去,真切的感受到我们学院在各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郭海东博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因此,我们要将党的二十大最新理论成果讲给学生。讲好马克思主义要做到“两个结合”,特别是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最好途径。我们身在安阳,感受着殷商文化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我们有责任为弘扬安阳文化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下一步,我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谆谆教诲,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科研中继续深耕研读、在教学中创新方法,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贡献应有的力量。


孙艺斐老师:我在教学和科研有两点经验,分享给大家,一、OBE理念·PBL教法+实践全覆盖共赴“思政精神盛宴”。坚持以OBE理念·PBL教学法+实践全覆盖为抓手,实行“靶向”教学,主动适应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变化,从传统向“求活求变”转变,从老师主导到学生中心,从单一评价到多维立体,从成绩导向到成果导向,做到“汤”“药”俱换,厨艺共赏,学生也带着自己的“食材”“食谱”在课堂上烹饪“拿手菜”,通过师生共同切磋厨艺、及时点评改进、共同打造“思政精神盛宴”。二、“学术+思政”落实“两个结合”合作探究学习共同体。在纲要课课堂教学中,明确“学术+思政”定位,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合作精神相结合的“两意识·两精神”+合作探究学习共同体模式。讲清理论、讲透思想、讲明道理基础上,让“纲要”有趣有料,有滋有味。


张涵婷老师: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3.18座谈会上对思政课的重要讲话,点燃了我的职业梦想。结合自身实际,和大家分享两点思考和感悟: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始终激励我,不断提升思政能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学校、学院领导的关心和前辈同仁的帮助下,我付出了汗水,也赢得了收获。接下来的“全国青教赛”中,我必将不忘嘱托,以实际行动锤炼教学本领,以教学比赛反哺日常教学,力求讲好思政课,做好引路人。


张珈歌老师:思政课教师和兼职辅导员双重身份的体验使我慢慢发现,虽然两者在育人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育人作用,但其根本任务都是立德树人,具有高度统一的价值目标,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加持更是可以促进思政课教学和学生日常工作管理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思政课教师做兼职辅导员因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政治觉悟也会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增添更多的政治引导和理想感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3·18”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那么,我相信只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思政课教师和兼职辅导员的双重工作,一定可以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从而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吕顺考同学:一节“行走的思政课”改变了我对思政课枯燥、刻板、只有背书刷题的认识。在去鲁班豁前,老师说会让大家讲一节学生思政课,我还是很想参加的,但是一不了解林州,二没有在大家面前讲课的经验。不过思政老师发微信鼓励我,有个林南战役的故事,要不要试一试,经验什么的不用担心,马院的老师都能辅导你。再后来,老师一遍一遍的和我抠细节,教我讲课不是背书,要和学生交流,不要之乎者也书面话,要有情感。我害怕紧张,老师就多次组织讲课的同学们在一起互相讲,锻炼在陌生人面前讲话的勇气。就算是在上场前,老师还拍拍肩膀,给我加油鼓劲。上场后,老师站在人群的最后,一直注视着我,当我看到他的时候,他会深深地点头,挥动竖起的大拇指。我也在老师鼓励下,完成了第一次面向大众讲思政课的经历。


徐思萌同学:我一直认为思政课只是供我“潇洒”的水课,直到现在才明白思政课的意义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思政的种子一直沉睡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思政课拥有大格局、跟紧时政、多样化等特征,早已不是浮于表面的“水课”。同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见证了党的百年历程,沐浴在党的光辉照耀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是五星红旗飘扬的华夏,又岂能浮于表面。“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行远自迩,笃行不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树高千尺,其根必深。在思政课的影响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勇敢追梦。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以小我融入祖国大我中,争做时代好少年。


毋小康同学:曾经一节思政课触动了我,我清楚的记得那是大一上学期,思政课老师身体不太舒服,但是努力使自己保持着一种积极的讲课状态。下课的时候,我忍不住问了老师:“您身体不舒服,为什么不调课休息呢?”那个老师说的很朴实:“是自己的工作,就该有守护的责任,只要没躺下,咬牙也要坚持下去,而且就两个小时,坚持坚持就过去了。生活中有很多责任,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并不是所有困难都可以逃避的,其实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老师的回答让我心中的敬佩之感油然而生,感动之余也有所感悟:确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学习上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坚持坚持我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责任编辑:靳莹莹

编    审:李红安